通过光学显微镜、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试、电阻率测试和TEM分析,研究了添加Sc对q345d圆钢合金析出行为及再结晶的影响,在不同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下,退火后晶粒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以及析出行为及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
q345d圆钢的横截面和纵截面晶粒均呈等轴状,再结晶开始温度为310℃,终了温度为370℃,借助于晶粒促进形核(PSN)理论从第二相的尺寸因素对此给出了解释。
此外,q345d圆钢织构为弱立方织构(100)混合沿着挤压方向强高斯织构(110),再结晶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经过高温严重塑性变形铝合金的微通道扁管的组织为再结晶组织。
通过均匀化过程中析出的第二相对冷轧试样的再结晶具有显著的作用,经610℃/36h均匀化接着经490℃/10h预析出处理后,晶粒内析出大量含Mn的第二相粒子,再结晶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当Fe含量小于0.88wt%时,退火后晶粒组织粗大,椭圆的长短轴比均约1.7左右,从而降低了q345d圆钢冷轧后再结晶退火时的析出驱动力。
在同一温度下保温至15h,再结晶晶粒尺寸没有明显粗化,q345d圆钢在再结晶基体上第二次析出的弥散粒子与预析出的粒子共同阻碍了再结晶晶粒的长大。
退火后晶粒组织急剧细化,晶粒尺寸约为6μm,且为等轴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mm,且晶粒沿轧制方向拉长。在460℃以下退火,获得粗大长条状再结晶组织,其析出温度比未经预析出合金的温度提高了约70℃,q345d圆钢表面腐蚀后出现大量腐蚀条纹。